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舊文(舊文)
(1).指古代禮制所規(guī)定的車服器用等物的彩繪文飾。荀子·王制:“聲則凡非雅聲者舉廢,色則凡非舊文者舉息。” 楊倞 注:“謂染綵、畫繢之事也?!?br />(2).前代的典籍。 漢 王逸 《楚辭章句·劉向〈九嘆〉序》:“典校經(jīng)書,辯章舊文?!?章炳麟 《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偽古文尚書》雖出自 東晉 人,而采輯舊文,皆有來歷?!?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七篇:“然《世説》文字,間或與 裴 郭 二家書所記相同,殆亦猶《幽明録》、《宣驗記》然,乃纂緝舊文,非由自造?!?br />(3).過去寫的文章。如 錢鍾書 著有《舊文四篇》
《國語辭典》:故城  拼音:gù chéng
舊城。《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傳。太史公曰》:「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
《漢語大詞典》:往行
(1).指先賢的德行。易·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穎達(dá) 疏:“多記識前代之言,往賢之行,使多聞多見以畜積己德?!?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中:“夫以畜其德為心,則凡多識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br />(2).過去的行為。晏子春秋·問下二六:“事親孝,無悔往行。”
《國語辭典》:時間(時間)  拼音:shí jiān
1.泛指時刻的長短,如地球自轉(zhuǎn)一周是一日,公轉(zhuǎn)一周是一年,日與年等都是時間的單位。
2.目前、現(xiàn)在。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雖然久后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元。秦??夫《剪發(fā)待賓》第一折:「我恰才覷了陶秀才相貌,雖則時間受窘,久后必然發(fā)跡?!?br />3.一時之間。宋。晁端禮 朝中措。短亭楊柳接長亭詞:「何須苦計,時間利祿,身后功名?!埂端疂G傳》第七回:「原來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內(nèi),不認(rèn)得荊婦,時間無禮?!?br />4.凡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之流轉(zhuǎn)而無限者,相對于空間而言。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來(鄉(xiāng)來)
往昔,過去。鄉(xiāng),通“ 向 ”。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洗搨其文,于‘門’下見‘卒’字,‘亭’下見‘長’字,皆鄉(xiāng)來搨本所未見?!?/div>
分類:往昔過去
《國語辭典》:現(xiàn)在(現(xiàn)在)  拼音:xiàn zài
現(xiàn)今、目前?!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肝译m年老,現(xiàn)在并無病痛。」也作「現(xiàn)今」、「現(xiàn)下」、「現(xiàn)時」。
《國語辭典》:向往  拼音:xiàng wǎng
仰慕、神往。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埂读凝S志異。卷五。狐夢》:「畢每讀青鳳傳,心輒向往,恨不一遇?!挂沧鳌赶蛲?。
《國語辭典》:向往(嚮往)  拼音:xiàng wǎng
思慕而神往。如:「桃花源的生活令人向往?!挂沧鳌赶蛲?。
《漢語大詞典》:見老
顯得比過去老相。例如:幾年不見,他是見老了。
分類:顯得過去
《國語辭典》:舊歲(舊歲)  拼音:jiù suì
過去的一年。如:「爆竹一聲除舊歲。」《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我舊歲就說過的,君官必成,不必憂疑?!?/div>
《漢語大詞典》:懲艾(懲艾)
亦作“ 懲乂 ”。亦作“ 懲刈 ”。
(1).懲治。東觀漢記·明帝紀(jì):“陛下至明,懲艾酷吏,視人如赤子。”新唐書·裴矩傳:“ 太宗 即位,疾貪吏,欲痛懲乂之?!?清 曾國藩 《廣東嘉應(yīng)州知州劉君事狀》:“是時 兩廣 總督 百公齡 ,治尚威猛,懲刈奸宄?!?br />(2).戒懼。史記·樂書:“ 成王 作頌,推己懲艾,悲彼家難,可不謂戰(zhàn)戰(zhàn)恐懼,善守善終哉?” 張守節(jié) 正義:“言 成王 作頌,悲 文王 戰(zhàn)戰(zhàn)恐懼,推己戒勵為治,是善守善終也?!?span id="ykypsew" class="book">《新唐書·柳宗元傳》:“然眾畏其才高,懲刈復(fù)進(jìn),故無用力者?!?宋 蘇轍 《言責(zé)降官不當(dāng)帶觀察團(tuán)練狀》:“且使罪人知有懲艾,謹(jǐn)録奏聞,亦非小補(bǔ)也?!?br />(3).謂吸取過去教訓(xùn),以前失為戒。漢書·淮陽憲王劉欽傳:“久之,懲艾 霍氏 欲害皇太子,乃更選后宮無子而謹(jǐn)慎者,乃立 長陵 王倢伃 為后,令母養(yǎng)太子?!?span id="umtmj6q" class="book">《后漢書·竇融傳》:“其后 匈奴 懲乂,稀復(fù)侵寇?!?span id="wpg9wap" class="book">《新唐書·蘇世長等傳贊》:“始 唐 有天下,懲刈 隋 敝,敷內(nèi)讜言?!?span id="zm8evrm" class="book">《金史·移剌履傳》:“愿陛下懲艾前事,開諫諍之門,天下幸甚?!?清 陳天華 《中國革命史論》第一章:“法之當(dāng)變,礦之當(dāng)開,詎可以 熙寧 、 明 季懲艾乎?”
《漢語大詞典》:道古
(1).稱說古樂的道理。禮記·樂記:“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樂之發(fā)也。” 孔穎達(dá) 疏:“於是道古者,言君子作樂之時亦謂説古樂之道理也?!?br />(2).稱道古代;談?wù)撨^去。史記·李斯列傳:“古者天下散亂,莫能相一,是以諸侯并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xué),以非上所建立?!?清 劉大櫆 《焚書辨》:“ 李斯 恐天下學(xué)者道古以非今,于是禁天下私藏、百家之語?!?巴人 《點(diǎn)滴集·爭論之外》:“人到了一定年紀(jì),就是好回憶和道古?!?/div>
《漢語大詞典》:曠劫(曠劫)
佛教語。久遠(yuǎn)之劫;過去的極長時間。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閉情開照,期神曠劫,以長其心,推而遠(yuǎn)之也?!?唐 李白 《〈地藏菩薩贊〉序》:“獨(dú)出曠劫,導(dǎo)開橫流?!?王琦 注:“曠劫,謂久遠(yuǎn)之劫也?!?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二章:“此女劍法亦深造而深悟,兼有俠骨,斯人真曠劫難逢者矣?!?/div>
《漢語大詞典》:遺聲(遺聲)
(1).指過去留下的樂曲。禮記·樂記:“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 晉 潘岳 《河陽縣作》詩之一:“ 齊 都無遺聲, 桐鄉(xiāng) 有餘謡。”宋史·樂志十七:“此譜,相傳即 開元 遺聲也。”
(2).猶馀音。 三國 魏 繁欽 《與魏文帝箋》:“而此孺子遺聲抑揚(yáng),不可勝窮,優(yōu)游轉(zhuǎn)化,餘弄未盡?!?南朝 宋 鮑照 《樂府·升天行》:“ 鳳臺 無還駕,簫管有遺聲。” 宋 蘇軾 《張安道見示近詩》:“云見 浮丘伯 ,吹簫明月岑。遺聲落 淮 泗 ,蛟鼉?yōu)楸??!?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四出:“人人側(cè)耳,盡息喧囂,真?zhèn)€是遺聲振木,游響停云?!?br />(3).泛指留下聲音。 金 元好問 《秋望賦》:“菊鮮鮮而散花,雁杳杳而遺聲?!?br />(4).謂留下好名聲。 三國 魏 曹植 《任城王誄》:“王雖薨徂,功著丹青。人誰不沒,貴有遺聲。”《宋書·顏延之傳》:“若不能遺聲,欲人出己,知柄在虛求,不可校得?!?/div>
《漢語大詞典》:今故
猶今古?,F(xiàn)在和過去。莊子·秋水:“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 郭象 注:“今故,猶古今?!?/div>
《國語辭典》:回想  拼音:huí xiǎng
想過去的事情。《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此時自己回想當(dāng)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涼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