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0詞典 4分類詞匯 16
《國語辭典》:簽押(籤押)  拼音:qiān yā
古人多不識字,故以木刻、石刻或象牙刻成的章子來印押,以表明此事為自己所作所為,稱為「簽押」。
《漢語大詞典》:簽押處(簽押處)
舊時官廳中的辦公處所。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余愛買書,而官廨甚小,都堆簽押處。”
《國語辭典》:簽押房(簽押房)  拼音:qiān yá fáng
舊稱官廳中的辦公室。
《漢語大詞典》:簽押桌(簽押桌)
辦公桌。 巴金 《春》十一:“難為先生費心,請到那邊簽押桌去開單子罷?!?巴金 《砂丁》四:“他坐在一張簽押桌前面,一邊說話,一邊在翻一迭文件?!?/div>
《漢語大詞典》:五云判(五雲(yún)判)
指長官在公文上的簽押。 明 沈自徵 《霸亭秋》:“知他那生花筆如何捏,則這五云判怎地描。爭奈他《採茶謡》生扭入《清平調(diào)》?!眳⒁姟?五云體 ”。
《漢語大詞典》:五云體(五雲(yún)體)
亦稱“ 五朵云 ”。 指 唐 韋陟 用草書署名的字體。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 韋陟 ﹞每令侍婢主尺牘,往來復(fù)章,未常自札,受意而已。詞旨輕重,正合 陟 意。而書體遒利,皆有楷法, 陟 唯署名。嘗自謂所書‘陟’字,如五朵云,當時人多倣效,謂之 郇公 五云體。” 宋 張淏 云谷雜記·書后花押:“ 唐文皇 令羣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遂以草名為花押, 韋陟 五朵云是也。”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四:“ 唐 人初未有押字,但草書其名以為私記,故號花書, 韋陟 五云體是也?!币嗍∽鳌?五云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三引 梁山舟 詩:“我自無心結(jié)蛇蚓,錯傳 韋陟 五云如?!?/div>
《漢語大詞典》:標押(標押)
猶簽押。《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四年九月十一日》:“早晨赴貢院鈐榜,并以硃墨標押?!?/div>
分類:簽押
《國語辭典》:封題(封題)  拼音:fēng tí
1.封信題名。唐。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
2.科舉時將所出的題目,封緘于函套中,以求保密。明。李東陽《麓堂詩話》:「元季國初,東南人士重詩社,每一有力者為主,聘詩人為考官,隔歲封題于諸郡之能詩者?!?/div>
《漢語大詞典》:御押
皇帝的簽押。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小李將軍畫卷:“ 浦城 周儀軒 運同 鳳雛 家藏舊畫,卷首有 宣和 瘦金書‘ 唐 李昭道 《海天旭日圖》’九字一條,下有御押。”
分類:簽押帝王
《國語辭典》:堂帖  拼音:táng tiě
唐宰相處分公事的手諭文書。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故事一》:「堂中書指揮事謂之『堂帖子』。曾見唐人堂帖,宰相簽押,格如今之『堂剳子』也?!挂卜Q為「堂帖子」。
《漢語大詞典》:通簽(通簽)
謂幾個官員共同簽押。 宋 曾鞏 《請給事中書舍人印合與不合通簽中書外省事札子》:“若將來常侍以下至正言員足,消與未消,逐一通簽。如不通簽,即未審合係是何官書判施行?!?span id="1iyrhzs"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二》:“三部副使各一人,通簽逐部之事?!?/div>
《漢語大詞典》:署紙尾(署紙尾)
在紙末簽名。以簽押皆在文末,故有此稱。
《漢語大詞典》:印署
謂蓋印簽押。新唐書·嗣曹王皋傳:“以物遺人,必自視衡量,庫帛皆印署,以杜吏謾?!?span id="vt6uo7h" class="book">《金史·宣宗紀中》:“請令本路為製誥勅,類赴朝廷,以求印署?!?span id="l7dqgzp" class="book">《元典章·圣政一·撫軍士》:“死者給燒埋中統(tǒng)鈔二十五兩,據(jù)該州縣憑準管軍官印署公文,於本處課程錢內(nèi)隨即支付。”
分類:蓋印簽押
《漢語大詞典》:堂牒
唐 宋 時宰相簽押下達的文書。新五代史·閩世家·王審知:“﹝ 閩主 王昶 ﹞又遣醫(yī)人 陳究 以空名堂牒賣官?!?span id="oxk7gzr"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二年》:“前代中書用堂牒,乃權(quán)臣假此為威福。 太祖 時以堂牒重于敕命,遂削去之。今復(fù)用札子,何異堂牒?!?/div>
《漢語大詞典》:送僉(送僉)
呈送簽押。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謹僉押》:“次早發(fā)之謄清送僉?!?/div>
分類:呈送簽押
《漢語大詞典》:完簽(完簽)
簽押具結(jié)。《元典章·戶部·課程》:“將已定諸色課程額數(shù),就取本路依式完簽,甘給認狀具省,但有增餘,須要盡實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