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3
詞典
7
分類詞匯
36
共36,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俗樂
群戲
魚龍
折腰
教坊
跳丸
曼衍
尋橦
曼延
雜戲
走索
緣竿
雜技
走圓
手技
《國語辭典》:
俗樂(俗樂)
拼音:
sú yuè
民間音樂的泛稱。相對于雅樂而言。
分類:
俗樂
民間
音樂
外來
樂和
和散
散樂
百戲
《漢語大詞典》:
群戲(羣戲)
百戲。古代的散樂、雜技。
《
元史·拜住傳
》
:“初, 拜住 為太常禮儀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請署字,適在后圃閲羣戲,出稍后,母厲聲呵之?!?/div>
分類:
百戲
散樂
雜技
《國語辭典》:
魚龍(魚龍)
拼音:
yú lóng
1.一種古生物。屬爬蟲類。全體似魚,頭大,頸短,尾細,吻長而突,四肢似鰭無刺,體長四尺至四丈,繁殖甚廣,其化石產于三疊紀白堊紀之間,印度、紐西蘭等地曾掘得。
2.一種雜技。表演魚化為龍的舞蹈,為漢代百戲之一。《漢書。卷九六。西域傳》贊曰:「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div>
分類:
和龍
爬行動物
百戲
雜耍
鱗介
外形
水族
形像
為魚
海洋
猞猁
四肢
模型
《國語辭典》:
折腰
拼音:
zhé yāo
1.彎腰行禮。如:「折腰拜謝」。也作「折要」。
2.彎腰下拜。比喻屈辱自己、奉承他人?!稌x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88' target='_blank'>李白 〈
夢游天姥吟留別
〉詩:「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挂沧鳌刚垡?。
分類:
折腰
彎曲
彎腰
崇敬
舞貌
百戲
格律詩
行禮
鞠躬
傾倒
節(jié)目
屈身
身事
事人
《國語辭典》:
折腰步
拼音:
zhé yāo bù
弱不禁風,婀娜多姿的步伐?!逗鬂h書。卷三四。梁統(tǒng)傳》:「壽色美而善為妖態(tài),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div>
分類:
走路
擺動
腰肢
扭捏作態(tài)
《國語辭典》:
教坊
拼音:
jiào fāng
1.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唐代開始設置,專掌雅樂以外的音樂、舞蹈與百戲等的教習、排練及演出等事務。凡是宮中宴會,都用女樂歌舞表演,故官妓也稱為「教坊」。宋、元、明皆沿設,至清雍正年間始廢。唐。
白居易
〈
琵琶行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鼓咸?。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詞:「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挂卜Q為「伎坊」。
2.妓院。《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但教坊落籍,其費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分類:
教坊
妓院
管理
宮廷
音樂
官署
專管
雅樂
舞蹈
百戲
教習
排練
演出
出等
事務
《國語辭典》:
跳丸
拼音:
tiào wán
1.古代百戲之一。表演者把幾個球拋上空中,然后依次接取。晉。傅玄《馬鈞傳》:「設為女樂舞像,至令木人擊鼓吹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擲劍、緣縆、倒立?!埂兑佰牌匮浴返诎硕兀骸革w娘令幻民試演吞刀、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跳丸諸法,觀者無不咋舌驚嘆?!?br />2.比喻時光流逝的快速。唐。
杜牧
寄浙東韓八評事
詩:「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經秋?!?/div>
分類:
日月
百戲
月運
運行
表演
時間
兩手
過得
快速
地連
連續(xù)
《國語辭典》:
曼衍
拼音:
màn yǎn
1.綿延不絕?!肚f子。寓言》:「因以曼衍,所以窮年。」
2.分布、擴散?!段倪x。揚雄。甘泉賦》:「駮交錯而曼衍兮,嵈??隗乎其相嬰?!?/div>
分類:
連綿不絕
散漫
分布
百戲
流衍
傳播
延伸
《國語辭典》:
曼延
拼音:
màn yán
1.連綿不斷。漢。
王延壽
〈
魯靈光殿賦
〉:「長途升降,軒檻曼延?!?br />2.一種古代巨獸。形似貍,長百尋。支代亦仿以為百戲節(jié)目。也作「曼衍」。
分類:
連綿不斷
百戲
《漢語大詞典》:
尋橦(尋橦)
古代百戲之一。橦,竿。據(jù)現(xiàn)存 漢 畫,系一人手持或頭頂長竿,另有數(shù)人緣竿而上,進行表演。 漢
張衡
《西京賦》
:“ 烏獲 扛鼎, 都盧 尋橦?!?唐
王建
《尋橦歌》
:“人間百戲皆可學,尋橦不比諸餘樂?!?宋 孟元老
《
東京夢華錄
》
亦有記載?,F(xiàn)代雜技仍保留此一節(jié)目。
分類:
百戲
現(xiàn)存
一人
人手
頭頂
長竿
《國語辭典》:
曼延
拼音:
màn yán
1.連綿不斷。漢。
王延壽
〈
魯靈光殿賦
〉:「長途升降,軒檻曼延。」
2.一種古代巨獸。形似貍,長百尋。支代亦仿以為百戲節(jié)目。也作「曼衍」。
分類:
連綿不斷
百戲
《漢語大詞典》:
雜戲(雜戲)
(1).古代娛樂形式之一,包括百戲、雜樂、歌舞戲、傀儡戲等。又稱“雜伎”。
《
魏書·世祖紀
》
:“又禁飲酒、雜戲、棄本沽販者?!?唐
白居易
《立部伎》
詩:“立部賤,坐部貴。坐部退為立部伎,擊鼓吹笙和雜戲?!?宋
葉適
《林伯和墓志銘》
:“ 奉化 時,有中貴人過境上,令使攝尉,以雜戲迓之百里外。” 周貽白
《中國戲曲發(fā)展史綱要》
五:“所謂雜戲,而且把這個‘戲’字作為名詞。其稱為‘戲’者,其間有一部分節(jié)目確為故事表演,但仍摻雜有舞蹈或雜技在內?!?br />(2).指從事雜戲之人。 宋
陳師道
《
后山談叢
》
卷一:“教坊雜戲亦曰學
《
詩
》
於 陸農師 ,學
《
易
》
於 龔深之 ?!?/div>
分類:
從事
娛樂
雜戲
百戲
雜樂
歌舞戲
傀儡戲
《國語辭典》:
走索
拼音:
zǒu suǒ
一種古代的雜戲。演員在懸空的繩索上行走,并表演各種動作?!段倪x。張衡。西京賦》:「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也稱為「走繩索」。
分類:
走索
百戲
走繩
《國語辭典》:
走鋼絲(走鋼絲)
拼音:
zǒu gāng sī
一種雜技。演員在懸空的鋼絲上來回走動,并表演各種動作,為馬戲團中常見的表演。
分類:
雜技
淵源
源于
百戲
走索
《漢語大詞典》:
緣竿(緣竿)
古代百戲雜技中的爬竿節(jié)目。 宋
周密
《
齊東野語·曹西士上竿詩
》
:“赴鎮(zhèn)之日,朝紳置酒以餞,適有呈緣竿伎者。” 清
翟灝
《
通俗編·俳優(yōu)
》
:“
《
文選·西京賦
》
:‘ 都盧 尋橦?!⒁?span id="dh53jai" class="book">《漢書音義》:‘ 都盧 體輕善緣?!思唇窬壐蛻蛞?。”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
:“白須老臣的講道,矮胖侏儒的打諢,王是早已聽厭的了;近來便是走索、緣竿、拋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戲,也都看得毫無意味。”
分類:
百戲
雜技
爬竿
節(jié)目
《國語辭典》:
雜技(雜技)
拼音:
zá jì
各種表演技藝的總稱。包括口技、武術、馬戲、魔術等與各種民間雜耍。
分類:
現(xiàn)代
從事
醫(yī)卜
娛樂
雜技
技能
星相
相等
口技
方術
百戲
雜樂
魔術
歌舞戲
技藝
表演
傀儡戲
《漢語大詞典》:
走圓(走圓)
(1).謂趨尚圓滑,圓通。 唐
孟郊
《上達奚舍人》
詩:“萬俗皆走圓,一身猶學方。”
(2).古代百戲之一。
《
太平廣記
》
卷二六六引
《輕薄士流》
:“郡人集其歌樂百戲以迓之。至有吞刀吐刀,吹竹按絲,走圓跳索,歌喉舞腰,殊似不見?!?/div>
分類:
百戲
圓滑
圓通
《國語辭典》:
手技
拼音:
shǒu jì
1.手藝?!稘h書。卷五九。張衡傳》:「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br />2.伶人雜耍?!锻ㄋ拙?。俳優(yōu)》:「撮弄亦名手技,即俚俗所謂做戲法也。」
分類:
手藝
百戲
雜技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