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鞭絲(鞭絲)
馬鞭。借指出游。 宋 陸游 《乍晴出游》詩:“本借微風欹帽影,卻乘新暖弄鞭絲?!?清 陳維嵩 《春風裊娜·正月十二日同陸翼王等游白塔旃檀諸寺》詞:“帽影帶晴薰御陌,鞭絲和煖糝皇州?!?清 吳翊鳳 《春從天上來·答陶靜蘅見懷之作》詞:“白鼻驕騧,記鞭絲徐拂,帽影微斜?!?/div>
《國語辭典》:行旌  拼音:xíng jīng
本為官長出行時的旗幟,后用作對出行官員的代稱?!妒幙苤尽返谖迦兀骸干嵯码x此不遠,愿請行旌小住一日,未知可否,應元欣然應諾?!?/div>
《漢語大詞典》:北使
(1).出使北國。亦指出使北國的使臣。南齊書·高帝紀上:“ 明帝 愈以為疑,遣冠軍將軍 吳喜 以三千人北使?!?唐 高適 《答侯少府》詩:“北使經大寒,關山饒苦辛?!?宋 蘇洵 有《送石昌言為北使引》。
(2).北國的使者。南史·張融傳:“后使 融 接對北使 李道固 ?!?唐 張說 《南中送北使》詩之一:“何日南風至,還隨北使歸?!?/div>
《國語辭典》:僧伽  拼音:sēng qié
梵語sa?gha的音譯。意為大眾或會議。佛教用以指出家團體?!洞笾嵌日摗肪砣骸付啾惹鹨惶幒秃鲜敲??!?/div>
《漢語大詞典》:出樹(出樹)
(1).走出門屏,借指出門。 唐 劉長卿 《題獨孤使君湖上林亭》詩:“出樹倚朱闌,吹鐃引上官?!?br />(2).高出樹梢。 唐 王維 《游悟真寺》詩:“ 灞陵 纔出樹, 渭水 欲連天?!?/div>
《漢語大詞典》:仙種(仙種)
(1).仙界的品種。 宋 無名氏 《水調歌頭·壽徐樞》詞:“桃培萬歲,千年仙種又栽蓮?!?br />(2).喻指出身高貴的人。 明 屠隆 《綵毫記·宮禁生讒》:“娘娘是瑤臺仙種,況兼那寵冠諸宮。衣冠貴族門楣重,怎比那娼女遭逢?”
《國語辭典》:出車(出車)  拼音:chū chē
1.出兵、出征。晉。左思吳都賦〉:「出車檻檻,被練鏘鏘。」唐。楊烱〈左武衛(wèi)將軍成安子崔獻行狀〉:「至如出車授鉞,東征西討,孤虛向背,則雖女子之,可以當于丈夫。」
2.發(fā)出班車以載人或運貨。如:「根據(jù)班表,今日輪到我出車。」
3.《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據(jù)〈詩序〉:「出車,勞還率也。」或以為征獫狁之將佐,歸來后自敘之詩。首章二句為:「我出我車,于彼牧矣?!?/div>
《漢語大詞典》:血指
手指出血。謂不善其事。 宋 黃庭堅 《寄馀干徐隱甫》詩:“遙知解千牛,袖手笑血指?!?span id="lr7gqdw"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二十五年》:“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傾覆?!眳⒁姟?血指汗顏 ”。
《漢語大詞典》:血指汗顏(血指汗顔)
手指出血,臉上冒汗。形容不善其事的窘態(tài)。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斲,血指汗顏;巧匠旁觀,縮手袖間?!?宋 秦觀 《謝及第啟》:“圓冠方屨,求自試者幾千萬焉;血指汗顏,獲見收者纔四百耳。”
《國語辭典》:鼓噪  拼音:gǔ zào
1.古代出戰(zhàn)時擂鼓吶喊,用以擴張聲勢?!逗鬂h書。卷七七。班超傳》:「超乃順風縱火,前后鼓噪?!挂沧鳌腹脑搿?。
2.大眾一起發(fā)出呼喊喧鬧的聲音?!段拿餍∈贰返谒娜兀骸割D時一齊鼓噪起來,一直鬧到撫臺院上?!挂沧鳌腹脑搿?。
《國語辭典》:鼓噪(鼓譟)  拼音:gǔ zào
1.古代出戰(zhàn)時擂鼓吶喊,用以擴張聲勢。《左傳。哀公十七年》:「越子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進?!埂度龂萘x》第一回:「玄德與鄒靖,引軍鼓噪而進?!挂沧鳌腹脑搿?。
2.大眾一起發(fā)出呼喊喧鬧的聲音。如:「場中比賽激烈,場外觀眾亦大聲鼓噪加油?!挂沧鳌腹脑搿?。
《國語辭典》:信士  拼音:xìn shì
1.誠實不欺的人?!盾髯印M醢浴罚骸溉藷o百歲之壽,而有千歲之信士,何也?」《史記。卷一二六?;鼈?。褚少孫補衛(wèi)青傳》:「楚王曰:『善,齊王有信士若此哉!』」
2.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唐。郭崧〈藥師像贊。序〉:「立召良工,彫磨斯像,使信士等日加精勤?!乖?。朱凱《昊天塔》第四折:「我也曾殺的番軍怕,幾曾有個信士請,直到中年才落發(fā)為僧?!?/div>
《漢語大詞典》:監(jiān)河(監(jiān)河)
莊子·外物:“ 莊周 家貧,故往貸粟於監(jiān)河侯?!焙笠蛞浴氨O(jiān)河”或“監(jiān)河侯”泛指出貸錢物的人。 唐 杜甫 《奉贈蕭二十使君》詩:“監(jiān)河受貸粟,一起轍中鱗。” 宋 陸游 《莫笑銀杯小答喬太傅》詩:“會當拂衣歸故丘,代書貸粟監(jiān)河侯。” 明徐復祚《投梭記·應聘》:“相公,你賦《長門》不媿 相如 ,貸監(jiān)河真同 莊叟 ?!?清 朱奕恂 《秋日雜感》詩:“監(jiān)河賒許供江水,營室虛償貸聘錢?!?/div>
分類:指出錢物
《國語辭典》:發(fā)引(發(fā)引)  拼音:fā yǐn
引,引布,也稱為「紼」。發(fā)引指出殯時靈柩出發(fā)?!督鹌棵贰返诹寤兀骸竷染煊H戚,都來辭靈燒紙,大哭一場。到次日發(fā)引,先絕早抬出名旌,各項幡亭紙剳?!埂都t樓夢》第一二回:「當下代儒料理喪事,各處去報喪,三日起經,七日發(fā)引,寄靈于鐵檻寺?!?/div>
《漢語大詞典》:游韁(遊韁)
馬韁繩。借指出游的車馬。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催試》:“你及早治行裝,你及早整游韁。”
即馬韁繩。因能放松或拉緊,如游動般牽引,故名。晉書·五行志中:“青青御路楊,白馬紫游韁?!?唐 段成式 《柳枝詞》:“公子驊騮往何處,緑楊堪繫紫游韁。” 明 何景明 《五馬行》:“青絲游韁綰不住,鐵色蹄翻錦苔地?!?/div>
《漢語大詞典》:行意
(1).謂按著自己的意志行事。國語·越語下:“王曰:‘……子聽吾言,與子分國。不聽吾言,身死,妻子為戮?!?范蠡 對曰:‘臣聞命矣。君行制,臣行意。’” 韋昭 注:“制,法也。意,志也?!?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后趙·石虎:“﹝ 石虎 ﹞拜征虜將軍,性酷虐無道,軍中勇敢策略與己侔者,輒因事害之…… 勒 ( 石勒 )屢加責誨,而行意自若?!?宋 蘇軾 《初別子由》詩:“使子得行意,青衫陋公卿。”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吏部·考察科道:“ 高新鄭 生平,彷彿似 桂安仁 ,其才鋒氣魄同,忮忍專愎同,其受主上眷知亦同,故皆能乘權行意如此?!?br />(2).猶行色。指出發(fā)前后的神態(tài)、情景或氣派。魏書·王慧龍傳:“ 慧龍 年十四,為沙門 僧彬 所匿。百餘日,將 慧龍 過 江 ,為津人所疑,曰:‘行意怱怱徬徨,得非 王 氏諸子乎?’”
(3).離去的意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六回:“談了半天, 彌軒 似有行意?!?/div>
《漢語大詞典》:通使
(1).互派使者。史記·大宛列傳:“ 漢 方欲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清 薛福成 《變法》:“環(huán)大地九萬里之內,罔不通使互市?!币嘀赋鍪?。明史·宦官傳一·鄭和:“ 永樂 三年六月命 和 及其儕 王景弘 等通使西洋。”
(2).舊指翻譯人員。《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 韋皋 統(tǒng)領大兵……正與 吐蕃 人馬相遇。先差通使與他打話。” 清 張德彝 《隨使法國記·西海小游記》:“晚,有 廣東 人投刺,自署‘ 唐 人 湯亞金 ’來拜。年約二旬,能英語。因隨 福建 醫(yī)生 林連湖 來此為通使,緣 林 不解洋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