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7詞典 1分類詞匯 76
《漢語大詞典》:拳技
拳擊的技法。 清 唐甄 潛書·五形:“客雖羸也,然好拳技,嘗欲勝君,君其較之?!?/div>
分類:拳擊技法
《國語辭典》:粗畫(粗畫)  拼音:cū huà
一種裝飾技法。利用銳利的器具在土板或石板、石膏板、赤土陶器上刻劃線條、花紋、文字的技法。古時地中海地方的文化多藉粗畫得以保存。
《漢語大詞典》:點厾
畫家隨意點染。是畫花卉的一種技法。 清 朱象賢 《聞見偶錄·沒骨畫》:“ 吳中 畫花卉者,舊有二種。一曰點厾,一曰勾染。點厾者,隨筆點抹,以成其花葉,甚不經(jīng)意,自有生趣?!?/div>
《漢語大詞典》:點簇(點簇)
(1).中國畫技法名。是用筆作點法而簇聚成物象的畫法。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畫錄·韋偃:“居閑嘗以越筆點簇鞍馬……其小者或頭一點,或尾一抹?!?br />(2).多指不用鉤勒的點筆花卉畫法,又稱點垛。
《漢語大詞典》:潑筆(潑筆)
中國畫的一種技法。 朱自清 《山野掇拾》:“這兩種人-- 孫先生 ,畫家,若容我用中國畫來比,我將說前者是‘潑筆’,后者是‘工筆’。”參見“ 潑墨 ”。
《國語辭典》:潑墨(潑墨)  拼音:pō mò
一種中國山水畫的畫法。用筆蘸水著墨在畫紙上,大片灑潑,將所描繪的物體形象表現(xiàn)于畫紙。如:「潑墨山水」。
《國語辭典》:染渲  拼音:rǎn xuàn
一種繪畫技巧。用墨或淡彩渲染作畫。
《漢語大詞典》:斫拂
書畫用筆中啄磔之類的技法。 唐 張彥遠(yuǎn) 歷代名畫記·論顧陸張吳用筆:“ 張僧繇 點曳斫拂,依 衛(wèi)夫 人《筆陣圖》,一點一畫,別是一巧,鉤戟利劍森森然?!?/div>
《漢語大詞典》:暈渲(暈渲)
用水墨或顏色漸次濃淡烘染物象,使分出陰陽向背的繪畫技法。 阿英 《民元以前的中國年畫發(fā)展概貌》:“ 乾隆 時期的年畫,如《戲貓圖》、《花卉圖》等,著色就起了很大的變化,繁復(fù)鮮艷,調(diào)子不再那樣沉滯,還采用了暈渲的方法,不但套印,部分也兼敷彩。”
《漢語大詞典》:鉤斫(鉤斫)
山水畫技法名。畫山石先鉤出輪郭、石紋,又用頭重尾輕形如斧斫的皴筆(即斧劈),表現(xiàn)明暗凹凸,謂之“鉤斫”。
《漢語大詞典》:皴渴
中國畫的兩種技法名。借指繪畫藝術(shù)。 前蜀 貫休 《懷謬獨一》詩:“常憶 蘭陵子 ,瓌奇皴渴才?!?/div>
《漢語大詞典》:竹雕
以竹子作材料的雕刻工藝。分竹刻、竹根雕、留青、翻簧等多種制作技法。 黎鶴凌 《喜看笑羅漢》:“筆者曾到他家去拜訪,發(fā)現(xiàn)他的‘寶庫’里,有精巧的竹雕香熏、詩筒、活動的紙鼠等許多‘寶貝’。”
《漢語大詞典》:鐵線描(鐵線描,鐵綫描)
中國畫運用工筆的一種技法。線條細(xì)密,剛勁有力,形如鐵線,故名。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 河內(nèi) 民家墻內(nèi),得一石碑,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筆法乃鐵線描也?!币嘧鳌?鐵綫描 ”。 魯迅 《書信集·致魏猛克》:“粗筆寫意畫有勁易,工細(xì)之筆有勁難,所以古有所謂鐵線描,是細(xì)而有勁的畫法,早已無人作了,因為一筆也含胡不得。”
《漢語大詞典》:鐵鎖銀鉤(鐵鎖銀鈎)
中國畫技法之一,指鐵鉤鎖。 明 李東陽 《柯敬仲墨竹》詩之一:“鐵鎖銀鉤誰解道,人間空夢筆生花?!?/div>
《國語辭典》:綿密小巧(綿密小巧)  拼音:mián mì xiǎo qiǎo
形容技法周到細(xì)密、精致細(xì)膩。如:「她繡得一手綿密小巧的女紅,左鄰右舍贊不絕口?!?/div>
《國語辭典》:集錦照相(集錦照相)  拼音:jí jǐn zhào xiàng
在暗房中,將多張底片拼合成畫,然后加以疊放沖印的技法。瑞典人瑞速德(Rejlander)于西元1857年首創(chuàng)此法,將三十張底片集成一張,名為「人生的兩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