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34分類詞匯 1534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1534,分10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重關(guān)
七寶
出塵
香塵
華嚴(yán)
解脫
有相
神通
丈室
古佛
流轉(zhuǎn)
住持
無我
人相
成佛
《國語辭典》:重關(guān)(重關(guān))  拼音:chóng guān
1.一重又一重的關(guān)塞。形容路途遙遠(yuǎn)艱險。唐。虞世南從軍行〉二首之一:「馬凍重關(guān)冷,輪摧九折危?!?br />2.重門。《文選。曹植。美女篇》:「青樓臨大路,高門結(jié)重關(guān)?!?br />3.佛教用語。為禪宗悟道三關(guān)之一。
《國語辭典》:重門(重門)  拼音:chóng mén
一層一層,許多層的門戶?!段倪x。張衡。西京賦》:「重門襲固,奸宄是防?!埂段倪x。左思。蜀都賦》:「華闕雙邈,重門洞開?!?/div>
《國語辭典》:七寶(七寶)  拼音:qī bǎo
1.佛經(jīng)中指七種珍貴的寶物,說法不一,如般若經(jīng)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阿彌陀經(jīng)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玻璃、赤珠為「七寶」。
2.泛指多種珍寶。唐。李嶠 詩:「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寶妝?!埂端问?。卷一四九。輿服志一》:「東都舊制,輦飾以玉,裙網(wǎng)用七寶,而滴子用真珠?!?/div>
《國語辭典》:出塵(出塵)  拼音:chū chén
超出塵俗?!段倪x??字晒?。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biāo),蕭灑出塵之想?!埂抖鲙肪硭模骸笇ぢ晫徛牐鋈怀鰤m幽韻?!?/div>
《漢語大詞典》:香塵(香塵)
(1).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語出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牀上,使所愛者踐之?!?唐 沈佺期 《洛陽道》詩:“行樂歸恒晚,香塵撲地遙?!?宋 柳永 《柳初新》詞:“徧九陌、相將游冶,驟香塵、寳鞍驕馬?!?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襯殘紅芳逕軟,怎顯得步香塵底樣兒淺。” 明 唐寅 《題〈夢草圖〉為陸勛杰》詩:“池塘春漲碧溶溶,醉臥香塵淺草中?!?br />(2).佛教語。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一。《三藏法數(shù)·六塵》:“三,香塵,謂旃檀沉水飲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塵。”
《漢語大詞典》:華嚴(yán)(華嚴(yán))
(1).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的簡稱。有三種譯本。 宋 陳師道 《謝寇十一惠端硯》詩:“敢書細(xì)字注魚蟲,要傳《華嚴(yán)》八千偈?!?br />(2).佛教語。天臺宗所說“五時”教之一。指 釋迦牟尼 成道之初在菩提樹下所說的大乘無上法門。因其高深,解悟者少。 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jīng)〉四十二問》:“ 隋 以來判教諸師,皆曰‘華嚴(yán)’日出時,‘法華’日中時,‘涅槃’日入時?!?br />(3).指華嚴(yán)宗所說的大乘境界。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詩之二:“華嚴(yán)帝網(wǎng)重重現(xiàn),廣樂鈞天竊竊聽?!?/div>
《國語辭典》:解脫(解脫)  拼音:jiě tuō
1.開釋、解除?!妒酚?。卷一二二??崂魝鳌幊蓚鳌罚骸甘菚r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極刑,自以不復(fù)收,于是解脫,詐刻傳出關(guān)歸家。」《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釋質(zhì),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時解脫?!?br />2.佛教用語。指修行者的心已完全息滅貪、瞋、癡等一切煩惱的境界?!洞蠓痦斒桌銍?yán)經(jīng)》卷六:「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凈,我于彼前,現(xiàn)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挂喾Q「涅槃」。
《漢語大詞典》:有相
(1).謂有貴相。 漢 王充 論衡·命義:“猶 高祖 初起,相工入 豐 沛 之邦,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貴而有相也?!?span id="nip4f8a" class="book">《北史·齊紀(jì)中·文宣帝》:“﹝ 武明太后 ﹞及產(chǎn),命之曰 侯尼于 , 鮮卑 言有相子也?!?唐 白居易 《自詠》:“形容瘦薄詩情苦,豈是人間有相人?”
(2).指有貴相的人。太平廣記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廣異記·閻庚》:“鬼云:‘ 庚 命貧,無位祿。’ 仁亶 問:‘何以致之?’鬼云:‘或絆得佳女,配之有相,當(dāng)能得耳。’”
(3).佛教語。佛教主張萬有皆空,心體本寂。稱造作之相或虛假之相為“有相”。相,指事物的形象狀態(tài)。 唐 一行 《大日經(jīng)疏》卷一:“可見可現(xiàn)之法,即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虛妄?!?唐 姚合 《過欽上人院》詩:“有相無相身,唯師説始真?!?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名》:“何謂違宗?彼以物有如種極微也。而忌言人有菴摩羅識。因言無相者無有。詰之曰:如種極微有相不?則解矣?!?/div>
《國語辭典》:神通  拼音:shén tōng
1.高明的本領(lǐng)或手段?!段饔斡洝返诎嘶兀骸竼査麃須v,他言有神通,會變化,又駕觔斗云,一去十萬八千里。」《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義士,再顯神通;深謀詭計之奸徒,急償夙債?!?br />2.佛教中指能清楚明白直接看見,知道一切遠(yuǎn)時、遠(yuǎn)地各種情況的一種神秘智力?!堆刖蚰Я_經(jīng)》卷二:「常行自他利,愿速安眾生,如是修方便,疾獲上神通?!?br />3.心領(lǐng)神會。《亢倉子。用道》:「靜則神通,窮則意通。」
《國語辭典》:丈室  拼音:zhàng shì
1.一丈見方的房室。形容房間狹小。唐。白居易 秋居書懷詩:「澹然無所欲,何須廣居處。不用多積蓄,丈室可容身。」
2.稱寺廟住持的房間?!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相公別來無恙,粗茶相邀,丈室閒話則個。」
《漢語大詞典》:古佛
(1).歷史年代久遠(yuǎn)的佛像。 宋 朱熹 《題九日山石佛院亂峰軒》詩之一:“因依古佛居,結(jié)屋寒林杪。” 清 袁枚 《普陀寺》詩:“古佛坐無言,流泉代作語?!?br />(2).佛教語。指過去的佛。五燈會元·〈七佛〉序:“古佛應(yīng)世,緜歷無窮,不可以周知而悉數(shù)也?!?/div>
《國語辭典》:流轉(zhuǎn)(流轉(zhuǎn))  拼音:liú zhuǎn
1.傳布。《禮記。仲尼燕居》唐??追f達(dá)。正義:「以禮周旋流轉(zhuǎn),無不偏于天下?!?br />2.圓轉(zhuǎn)流暢?!赌鲜?。卷二二。王曇首傳》:「好詩圓美,流轉(zhuǎn)如彈丸?!?br />3.轉(zhuǎn)換消逝。唐。白居易 秋晚詩:「光陰流轉(zhuǎn)忽已晚,顏色凋殘不如昨?!?br />4.流動轉(zhuǎn)移?!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張儉傳》:「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轉(zhuǎn)東萊,止李篤家。」
《國語辭典》:住持  拼音:zhù chí
1.護(hù)持佛法,令佛法久住世間?!洞蠓綇V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愿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
2.佛教僧職。唐代禪宗興盛后始設(shè)置,為寺院的領(lǐng)導(dǎo),總管僧事的職務(wù)。后來道觀亦采用此制?!毒暗聜鳠翡洝>砹?。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百丈大智禪師以禪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來,多居律寺,雖別院,然于說法、住持未合規(guī)度?!乖?。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一折:「貧道乃白姑姑是也!從幼年間便舍俗出家,在這清安觀里,做著個住持?!?/div>
《國語辭典》:無我(無我)  拼音:wú wǒ
佛教用語。沒有私見的意思。謂所有的存在現(xiàn)象,都沒有一個恒常不變、自我主宰的實(shí)體?!洞笾嵌日摗肪硪唬骸敢磺杏袨榉o常、苦、無我?!?/div>
《漢語大詞典》:人相
(1).人的相貌、形貌。 唐 皮日休 《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類龍……某至公侯。” 巴金 《堅強(qiáng)戰(zhàn)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濕得象一只落湯雞,他已經(jīng)失去人相了。”
(2).星相術(shù)用語。特指貴人之相。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讀法華經(jīng)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br />(3).佛教語。指一切眾生外現(xiàn)的形象狀態(tài)。《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五回:“《金剛經(jīng)》云:‘無人相,無我相?!篱g萬事皆壞在有人相、我相?!?黃遵憲 《以蓮菊桃作歌》:“眾花照影影一樣,曾無人相無我相。”
《國語辭典》:成佛  拼音:chéng fó
佛教謂修行者證得圓滿覺悟的境界。《阿育王傳》卷五:「魔言:『以何因緣,我從忍辱仙人已來乃至成佛,所作惱亂,恒見慈憫而不加害?』」